close
之前三篇介紹了Denese博士的抗老理論跟飲食法, 這篇總算講到皮膚的抗老保養了, 書中頗有值得注意的保養知識! 而且是2005年出版的, 資訊應該都還沒過期.

化妝保養品工業最關切的是?

儘可能壓低成本!!! 儘可能抬高價格!!!

這個工業賺到的利潤遠遠高過食品業, 汽車業, 甚至服飾業. 化妝保養品工業開銷通常是在廣告上,  廣告成功就能賣出更多產品. 而最高守則之一是昂貴的成分必須嚴格控制, 不能多用. 假設一個品牌決定製造新款保濕乳, 她們會去找製造廠說 '"我現在一瓶保濕乳預算是80分錢, 你們有那些成分是既適合促銷噱頭又符合這預算的?" Denese博士的理念就與此相反, 她覺得有益成分是神聖不可觸的, 決不能為了節省成本而少用昂貴成分; 她自己創立的保養品牌每次研發新產品都是先講求對皮膚的效果, 最後一步才是計算成本花費(所以她那個牌子東西滿貴的........).

反正我真的有加金砂 ˋˊ

美國法律規定化妝保養品一定要列出全部成分, 可惜卻沒規定要列出有效成分的濃度 (防曬品, 痘痘藥和一些淡班劑除外). 也就是說一個品牌可以只加一咪咪成本較貴的有益成份( 例如抗氧化物, 維生素等等), 就可以合法地在瓶身標示出來, 繼而大肆宣傳, 雖然事實是它的含量少到根本對皮膚產生不了作用. 舉個例子吧! 如果在一瓶礦泉水中加入米粒大小的一粒糖, 廠商絕對可以理直氣壯在成分中標明有糖, 真的要化驗也化驗得出來, 可是喝起來根本就沒甜味啊! 囧rz

不要告我啊啊啊啊!

像A醇, 果酸, 水楊酸這些成分都是要達到某個濃度才會有效, 可是市面上含有這些成分的保養品往往沒有達到足夠濃度, 等於對皮膚沒意義. 除了為了節省成本以外, 保養品公司會這麼做還有另一個考量: 這類產品在有效濃度下剛開始使用時會刺激皮膚, 嚴重還可能泛紅發癢. 雖然為了對皮膚促成效果要先忍受適應期, 可是大部分消費者對這些成分不了解, 皮膚一刺痛就以為買到危險產品, 拿去退貨已經算慘了, 很注重自身權益的美國消費者搞不好還會直接告上法院! 保養品公司最怕被告了, 所以寧可濃度加很低, 犧牲產品的效果, 也不要冒得罪消費者的險.

我沒有走在科技前端 (汗)

照理說產品昂貴的大公司應該都會搶先採用最新最ㄅ一ㄤˋ的成分吧? 事實是他們總是落後幾年, 而且很少大公司有專門聘用醫師監製產品, 這些公司會先觀察藥妝通路小品牌率先採用新成分, 確定一切安全自己才會下海使用.

不是消費者的錯!

保養品工業長期以來一直教育消費者說如果某樣產品用了沒效, 一定是消費者自己的錯, 可能她膚質很頑固之類的. 其實是產品本身沒用! 如果買回來的東西用了沒效果, 儘管拿去退錢 (台灣不知有沒有這種方便的退貨制度), 錢很難賺唄! 不需要浪費在沒用的產品上面! Expect results!

保養控必知!

多效合一的奇蹟面霜?

拍謝, 想單用一罐面霜對皮膚產生莫大好處又同時質感柔嫩舒適, 這在科學上是不可能的. 不管再昂貴的產品, 都不可能單獨達到多種效果. 真的要有保養效果, 日常保養程序必須分成數個步驟, 其中幾個步驟會讓皮膚有短暫的刺痛感, 跟傳統上保養就是要皮膚感覺舒適的觀念大大不同.

我是飯桶..............

想讓皮膚吸收有益成分的話, 乳霜是最惡劣的媒介. 因為乳霜這種東西作用就是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膜鎖住水分, 既然都把皮膚鎖住了, 不管乳霜中有添加啥奇妙的成分都不可能被皮膚吸收了. 反倒是擦起來感覺不夠保濕, 甚至很乾很不舒服的乳霜, 卻比較有機會讓皮膚吸收到有益成份(前提是這乳液要有添加有益成分). 所以說擦起來越舒服越保濕的乳霜, 就越不"營養", 還可能堵塞毛孔.

厚臉皮好ㄝ!

不少人有種嚴重的錯誤觀念, 以為皮膚常常去角質會越磨越薄, 其實不然. 皮膚是一個活體, 越去磨掉外面的死皮, 下面就會加速長出新皮, 累積一段時間後皮膚會增厚, 進而在視覺上改善細紋跟皺紋. 而厚皮膚也才會有光澤跟彈性, 薄皮膚就容易產生細紋.

保濕換了幾百瓶皮膚還是乾>.<

乾肌往往比較敏感, 不敢常去角質, 導致表皮累積厚厚一層乾硬死皮, 就算擦了厚重保濕乳也吸收不進去. 可以比喻為穿了雨衣沖澡, 根本感受不到水分, 就有怎樣都買不到夠保濕的產品的心酸感! 這除了鼓起勇氣好好去角質沒別的方法! 上面寫過常常去角質皮膚絕對不會變薄, 只要充分去除死皮以後, 乾肌的人會發現乾燥情形改善很多很多! 不用擦很滋養的產品也能達到保濕效果了!

下一篇會分享Denese博士書中詳細的保養程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m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